2006年8月1日,FZ/T73023-2006《抗菌针织品》标准正式出台。它是中国针织工业协会联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权威单位,在参考美国、日本标准的基础上,历时两年编制完成的国内首个抗菌纺织品方面的行业标准。该标准既有定性的测试方法,又有定量的测试方法,对标准空白样的制备工艺、检验方法、标准洗涤剂的配方、抗菌织物试样的洗涤试验方法做了详细的规定,同时,对抗菌针织品的内在质量、外观质量、安全性评价方法、安全性评价指标及抗菌效果评价指标等做了具体的规定。该标准自全面推广实施以来,充分体现了其较高的科学性和操作性,符合我国纺织品标准化发展的方向,对于规范抗菌纺织品市场,推动抗菌纺织品行业的科技进步和健康发展,切实保护企业和消费者的权益等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。
当然,与国际上抗菌产业发达的国家相比,我国对抗菌织物质量评价的理论与实践还处于发展阶段。作为我国第一个抗菌纺织品类的行业标准,《抗菌针织品》也需要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,需要结合具体情况,不断改进与创新。本文就以下几个方面对FZ/T73023-2006《抗菌针织品》标准进行了探讨和分析。
2.1菌种选择
测试菌种的选择必须具有科学性和代表性。标准FZ/T73023-2006中选择大肠杆菌、金黄色葡萄球菌、白色念珠菌作为测试菌种,其分别代表了革兰氏阴性菌、革兰氏阳性菌和真菌。但是,仅以此三种菌的抗菌效果来代表织物的抗菌性是远远不够的。此外,抗菌针织品标准中分别检测针织品对三种菌的抑菌率,更多的是体现了对单一菌种的作用,而忽视了现实中微生物相互之间的影响与作用是非常复杂的,大多是多种菌共同存在的情况。而且,即使是同属一个菌种的微生物,如果来源不同,对抗菌剂的敏感程度也会有差异,势必对试验结果的精确度产生影响。细菌的生长有其规律性,接种不同生长时期的待测菌种,最终的结果亦会有差异。因此,合理选择按一定比例组成的有代表性的混合菌种用于检测,对于客观体现织物的抗菌性意义重大。关于标准中待测菌种的标准化问题,要进一步改进与完善。
2.2培养条件
模拟人体皮肤表面与衣物接触的环境条件是有一定难度的,在实际检测中,是以待测菌种的最佳生长条件为出发点,通过适当的改变条件参数,以期达到客观性与可操作性的统一。
影响微生物生长的因素主要有温度、培养基及其pH值、菌活力、接种浓度、培养时间等[3]。细菌最适的生长温度在37℃左右,在FZ/T73023-2006《抗菌针织品》的振荡法中,将抗菌样品与菌液震荡接触的培养温度设为(24±1)℃,这与国外测试方法的37℃有所不同。此外,在制备接种菌液及震荡接触后进行10倍稀释时,国外检测方法多用0.85%冰冷生理盐水作为溶剂,这与我国行业标准中使用的0.03mol/LPBS缓冲液不同。
2.3抗菌性能
在《纺织品抗菌性能的评价第3部分:振荡法》中,抗菌性能(antibacterialactivity)的定义为:纺织品所具有的能抑制织物上的细菌生长繁殖的性能。事实上,抗菌性是有一定范围的,其最低限度是织物可以减缓微生物的增加速度(即所谓的抑菌性),如果抑菌率超过规定值,则被认为具有抗菌性。标准中,抗菌针织品按耐水洗次数及考核菌种的不同,分为A级、AA级、AAA级三个抗菌等级[4],对大肠杆菌、金黄色葡萄球菌、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率分别达到或超过70%、70%、60%,即说明具有抗菌性[5]。目前市场上的大部分的抗菌织物其实仅能达到一定的抑菌效果,抗菌性能显著的产品则主要被有毒的化学品所占据,如消毒剂、清洁剂等。 |